close

  

清明連假/星巴克咖啡 (台北圓環門市)-悠閒小憩*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據時期至50年代攝影佳作

 

 

/tmp/phpeOlf0G  

 

自四月以來本土新冠確診個案數字如滾雪球般逐日翻升,相當驚人!

這也意謂病毒流竄全台各地,數不清傳播鏈內人員交互感染,讓染疫人數逐日呈翻倍成長

尤其4/15單日新增破千例,未來不排除單日破萬例以上,預料一場大規模感染潮即將席捲全台

雖然此波Omicron變種病毒致死率低,且患者以無症狀或輕症為多數,但因具以1傳9超高傳染力,防不勝防!

而此波病毒對國內未打疫苗兒童族群,極具致命威脅性!據知已有一名二歲幼童個案插管搶救治療中.

日前中央雖喊出[防疫新台灣模式],並朝減災輕重症分流方向進行

唯尚無統一最新全國性防疫施行準則及細節供民眾依循,乃至SOP標準流程付之闕如

目前僅新北市試辦[輕症居家隔離照護],尚未推及全國落實

至於自我檢測快篩劑市面上缺貨,口服抗病毒藥物儲備不足,乃至長者及高風險族群疫苗覆蓋率宣導提升

及醫療資源量能總盤點都有待中央主管單位上緊發條加把勁超前部署處理

否則不久將來,台灣將面臨如香港,韓國國內曾發生疫情大爆發災難型慘狀!不可不慎!

 

 /tmp/phpHFB0R7  

  

由於近日疫情再度升溫,且有多點爆發朝向各地快速延燒跡象

在此疫起非常時期,只能自主管理再度禁足在家,避免戶外足跡走踏增加染疫風險

就在清明連假第四天,兒子忽見網路熱傳一間由老屋改建號稱全台最美且為打卡聖地露易莎圓環門市,力推前去消費體驗

本來正值疫情熱燒嚴峻時期,有所遲疑考慮,但經不起兒子鼓吹且因長久窩居在家,確實心生煩悶之感,就不再拂逆兒子孝心美意! 

但難以想像目前疫情嚴峻當下,我們竟然入內逐層尋不著空位,全棟滿屋客滿!

母子倆只好悵然離開,或許等到日後疫情和緩階段,再利用晨早時段避開人潮,才能全然享受在新生老宅用餐美好氛圍! 

 

/tmp/phpQ54Xo9  

  

我們穿越馬路改到對街星巴克圓環門市,但室內二樓以上也是客滿

還好回到一樓看到一個空出高腳桌椅位置區,方才得以在此落座歇腳

隨後在櫃檯處點了兩份甜點,外加二杯可回沖式洋甘菊香草茶,準備在此靜待數小時,好好放空享受優閒午茶時光

(看到各公共消費場所,依然大量人群聚集景象,猜想或許民眾大半都已施打二劑以上疫苗,加上Omicron致死率低,才讓大家紛紛外出無所畏懼)

 

 /tmp/phpl9b7qw  

 

據時期臺北郵便局玄關

 

/tmp/phpo19jhU  

  

 與上圖據時期同角度對比相差無幾,有種今夕是何夕?穿越時空錯置感

 

/tmp/phpMCzLYY  

  

 北門郵局整修工程最大亮點,就是還原廊下玄關處最初的[五圓連拱門造型]

 

/tmp/phpOSBBRV  

  

側面外牆花飾

牆上的花飾,是以開模印花的技巧做成 

 

/tmp/phpyh3akk  

   

側面外牆花飾
外牆貼上的褐色面磚,這種面磚產自北投窯場,廣為1930年代台灣近代建築所運用

牆上的花飾,是以開模印花的技巧做成 

 

/tmp/phpBEcjKa   

 

1.1898年5.27落成的第一代臺北郵便局,於1913年.2燒毀

本館為一層樓的平房,外觀為洋風的漆喰壁,屋頂鋪設日本瓦,結構為磚造搭配土牆,並在腰部使用石材

 

/tmp/phpqmnQ8w   

/tmp/phpp96dpG  

 

2.據時期的第二代臺北郵便局暨臺北電信局廳舍,落成於1930年 

(台北郵便局新廳舍為三層樓建築,並於入口處建有氣派的五連圓拱廊)

 

/tmp/phpqX9mhd  

 

據時期臺北郵便局 一樓公眾室

 

建物內部方面,台北郵局共是三層樓建築

面積佔該建物約四分之一的大廳挑高二層,收頭有線腳裝飾的大柱子頂住三樓地板

因為採近代折衷主義,內部構造採取簡化設計取向

雖然如此,柱子與大廳天花板的古典雕刻,仍呈現極度細緻優雅

 

/tmp/phpjqUhBu  

 

3.民政府來台後,台北郵局先後歷經多次改建,與據時期的建築原貌明顯的差異

 (1969年,為了方便郵務車進出,將原本拱門造型的車寄(門廊)拆除,並於三樓頂樓增蓋第四層

雖於配色上與圓柱調配上依循舊有建築風格,但原有風味已略遭破壞)

 

/tmp/phpK0cNWH  

 

 臺 北 郵 局(還原為最初的拱門造型)

臺北郵局位於北門內,早在二十世紀初年即有一座木造郵局,至昭和四年〈西元一九二九年〉再改建為鋼筋水泥大樓

設計者為栗山俊一,當時正值現代建築萌芽時期,因此臺北郵局採用折衷樣式

建築結構為巴洛克式融合希臘式,在細部上仍有古典之影響

例如立面上有山頭裝飾,牆面出現古典柱頭,室內大廳的天花板上充滿了線腳

原來在入口處有半圓拱廊,但臺灣光復後於民國五七年拆除,改為大理石方形外觀

這座當時臺灣最大的郵局使用鋼骨構造,但外牆多用貼面磚及洗石子技巧

有時代特色,尤其它的褐色面磚,據說有防空保護色作用

 

(1).臺北郵局於1930年竣工,由栗山俊一設計,運用古典建築語彙融合現代建築折衷式樣,為三層樓水泥鋼骨構造

(2).建物形式不脫西洋古典建築三段立面的色彩,並又具備現代建築物的簡潔精神

建物大廳留出二層樓之高度,精細的天花板及柱頭,予人華貴莊重的印象 

 (3)2018年,臺北市政府為推動[西區門戶計畫]而展開(車寄)修復工程,並在2021年12月修復完成

 

/tmp/phpdtGszj  

 

 臺 北 郵 局

台北郵局完成於1930年,是台灣近代建築發展過程中,在形式與結構皆有所突破的作品

設計者是栗山俊一,一位有創意的年輕建築家

他在這座三層樓的巨大建築上,使用了經過簡化後的古典語彙

就像當時的一般公共建築,正面入口處設置拱廊玄關,因為基地面臨廣大的北門圓環,正面的寬度被延展得與兩翼差不多

形式方面的處理較具特色的是正面牆外立四對哥林柱,女牆平直,只露出一小段的山頭

整個形式雖不脫古典的色彩,但已具備現代建築物的簡潔精神

在構造方面,採用H型鋼骨樑柱及R.C. 樓板,大廳留出二層樓之高度

精細的天花板及柱頭,予人華貴莊重的印象

台灣光復後,因不敷使用,屋頂上被加上一層,而且入口玄關被拆除,換貼粗俗的大理石,殊為可惜

 

立面外牆上的柱子
台北郵局的二、三樓由四組對柱連貫撐起,融合埃及棕櫚葉及希臘「科林斯」柱式的風格,上下連成一體,整體設計顯的非常特別

 

 /tmp/phpz8LJzo

 

 清朝時期的北門與日據時代的北門郵局遙相對映

在漫漫歷史長河區段中,呈現曾經昔往時代先後相承歲月連結感 

 

/tmp/phpShA4py  

 

 自台北郵局五連拱圈一環中,對望不遠方處北門,自不同視角觀察,觸發不同己身感受

 

 /tmp/php6asNqV  

 

落成於1930年的台北郵局,與台北城北門總督府鐵道部三井倉庫皆是台北西區著名古蹟建築 

 

.........................................................................................................................................................................................

 

 

清明假4/5午後/星巴克咖啡 (台北圓環門市)-悠閒小憩

 

/tmp/phpS0KyWn  

  

 在櫃檯處點了兩份甜點-咖啡巧克力松露蛋糕,洋蔥起司司康*烤雞生吐司三明治

外加二杯同款可回沖式-茶瓦納洋甘菊花草茶

 

/tmp/phpICAb7R  

  

後方門口展示層櫃上,陳列多款星巴克當季文創設計風櫻花杯

無論是杯體造型及外觀淡粉色彩搭配,讓人忍不住衝動想買

但礙於家中已是杯盤為患,且在環保愛地球自覺下

認為降低不必要物慾需求,減少過度消費,才能為瀕危地球生態盡一份力量!

掙扎再三,再細看價碼不菲,新台幣$600多元起跳,內心強力說服自己放棄不買 

 

/tmp/phpJXAtZH  

 

 放眼望去,室內大半以年輕人居多,或K書或藉筆電工作....不一而足

 

  /tmp/php0X69QP

  

 明明今天天氣微熱,卻點了熱飲-茶瓦納洋甘菊花草茶

讓我幾口飲下,頓而熱氣倏然上身,臉頰紅通通一片

 

4/5午後恣意漫遊行--(星巴克圓環門市)悠閒下午茶(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觀攝影展傍晚(北門郵局)古蹟巡禮晚餐(爭鮮迴轉壽司士林店)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附設咖啡館 COFFEE TO&文創商品門市 

 

/tmp/php04Dftt  

 

 

/tmp/phpCSMpuj  

 

 

 

 

............................................................................................................................................................................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婉風流轉時(台灣現代女性柔美影像)&凝光(台灣攝影家百歲紀念展  )

 

 

/tmp/phpt2U4gK  

圖/「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前身風貌演變歷史照片

 

左:1936年「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落成時原始照片

右:1968年歷經對原有空間進行增改.第一期拆除塔樓,增建第四樓層,東側興建九層新大樓,(台灣建築師吳建民設計)

第二期將舊有構造物剃除,立面改貼附黃褐色二丁掛磁磚

 

/tmp/phptdbZvE  

 

古 蹟 歷 史 沿 革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座落於臺北市 中正區 忠孝西路懷寧街口

其所在建築為1937年落成的「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此建築由日本建築師渡邊節設計 

1936年正值日本即將進入戰爭時期全面物資管制,見證日本在台發展[西洋式樣建築]時代沒落 

 

此建物為第二次世界大戰(1937-1945)期間臺灣最後一批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

建築立面可依古典原則分為底部,身部,頭部,樣視為現代簡潔風,附帶日式趣味裝飾

施以先進的工法及設備完成,實為台灣1930年代新穎進步的現代建築代表

據時代,[台北支店],[台北郵便局],[鐵道部],[台北驛]在雅致北三線上,形塑出台北城重要城市形象

 

該建物為三層樓建築,樣式呼應當時日本[復興亞洲]政策,為興亞式建築風格

整體呈L型,立面為現代主義簡潔風,屋頂轉角處建有一東方傳統樣式攢尖頂塔樓

台灣光復國民政府來台後,臺灣航業有限公司臺灣省公路局交通部 公路總局前身)均曾設址於此

 

2014年5月本建築獲臺北市文化局指定為市定古蹟,同年並經文化部指定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基地位址

於2019年完成古蹟修復工程,恢復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之1937年初落成時樣貌,總面積約751坪(近2,500平方公尺)

2021年經活化再利用為「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現由國立台灣美術館為運管理

台北館成立宗旨除了以古樸的建築連結起世代間的歷史記憶,並以攝影及影像藝術,賦予古蹟以富含人文價值的新生命

 

 

何謂「興亞/帝冠式」建築?

就是出現在1940年代,日本軍國主義高漲的時代,不同於以往模仿西方建築的樣式

「興亞」是強調東方建築的風貌,屋頂為中國式、屋簷呈現東方建築的風貌和東方式雕塑

窗子是阿拉伯式圓拱,而其屋頂上唐朝建築的尖頂,如同戴上一頂冠帽,所以也稱為「帝冠式」

這種樣式,通常出現在官方建築,其中代表作是台北司法大廈高雄車站高雄市役所(市政府,現今歷史博物館)

 

/tmp/phpuKfU78  

 圖/大阪商船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建築師 渡邊節 (1884生於日本.東京)

執業期間,積極自海外學習新式建材工法與設備規劃

在建築設計上,融入歐美古典樣式風格

 

 

...................................................................................................................................................................................

 

 

 (1)2022台灣攝影家百歲紀念展/李鳴鵰,秦凱,林權助  (展期:2021.12.29~2022.4.5)

  /tmp/phppaQNyV

李鳴鵰:臺北之橋(社子吊橋 台北橋 中正橋) 

1946至1947年,是李鳴鵰創作成果最豐碩的時期 

此時他的足跡踏遍臺北各地,臺北的多座橋樑也成為其鏡頭下的焦點 

李鳴鵰不執著於捕捉橋體浩大的視覺效果,他拍攝作為交通樞紐的大橋時 

常僅呈現橋體的局部景觀,形成特殊的結構與線條美感

 

 /tmp/phpWJ5ayC  

 

李鳴鵰:工作一天 要回家啦!(1948)

李鳴鵰擅於悉心安排畫面光影及構圖呈現  

 

/tmp/php1ra9Ae  

 

 李鳴鵰:歌仔戲台(1950)

 

/tmp/php1hY2NT   

 

李鳴鵰:河畔光景
李鳴鵰戰後定居臺北開設「中美照相器材行」,他以鏡頭捕捉臺北近郊風光,擅長以和諧的取景呈現日常景物
他時常踏足淡水河,多幅淡水影像連綴出悠緩自在的河岸景致,將水岸的靜謐時刻現於相紙上

 

/tmp/phpQyOhD5  

 

 李鳴鵰:淡水河上風帆影

 

 

................................................................................................................................................................................... 

 

 

 

(2)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展(展期:2022.1.20~5.1)

「婉風流轉時:影像靈光與文學的跨域閱讀」展,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典藏的臺灣前輩攝影家作品為出發點

挖掘藏於其中有關據時期至中華民國戰後的殖民歷史與現代化經驗

 

本展覽的目的,除了檢視前輩攝影家視角如何受殖民美學的影響

亦透過攝影對社會階層、庶民生活、文化等的紀錄觀察

藉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窺探出臺灣現代女性的柔性文化

並勾勒出曾經發生於臺灣社會的美學思潮

 

展出作品跨越從據時期至中華民國年代之攝影家所拍攝之作品

也聚焦於現代生活與女性柔美生活文化情境

透過影像本身、觀看者和社會脈絡對意義解讀的交互作用

特別爬梳出一段過往臺灣社會摩登文化(Modern Culture)曾走過的痕跡,亦是臺灣美學宣示的寫實攝影發展

 

依時序,本展分為三大主題,分別為:「靜影幽光」「巡望摩登」、「凝視衍變」 

本展特別規劃「光韵之間」專區,邀請當代文學家聚焦特定影像進行書寫創作

呈現攝影/文學間的共鳴,並激撞出影像歷史與記憶連結對話

  

 

   「靜影幽光」

 

 

/tmp/phpXawKEp

 

 「靜影幽光」/金花形影    1920-1929    楊寶財

據時期臺灣人的服裝打扮,雜揉了相當多的元素(漢服,和服,洋裝混搭)

臺、日、西混搭風成為獨特流行穿搭。女生會以臺灣衫(大襟衫),搭配方便的西式裙或日式袴

 

/tmp/phpa3pRZo  

 

 日據時期初期 臺灣人的穿著呈現出混搭的樣貌(臺灣衫*西式裙*西洋式女鞋-瑪莉珍鞋)

 

/tmp/phpSYErur

 

  「靜影幽光」/女子肖像    年代不詳    楊寶財 

 

/tmp/phpC5K6Kn    

 

 「靜影幽光」/ 綽約姝影    1935-1945    吳金淼(楊梅客家人)

圖中四位少女穿著打扮可以看出現代化的西服,百褶裙、西裝式外套、皮鞋以及流行的旗袍

從中能夠看出臺灣女性受西式文化思潮影響,與對於流行時尚的追求

吳氏的攝影作品為轉變中的臺灣社會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及時代記憶

 

/tmp/phpaUjiXj  

 

「靜影幽光」/ 林壽鎰與女扮男裝友人合影   1940-1949   創作者不詳

據時期時,寫真館代表著現代化進步的場所

前往寫真館照相的人往往是追求時髦的都會男女

為了競爭生意,寫真館必須開發特殊的拍照技巧

讓雙重、三重曝光,以及女扮男裝或男扮女裝拍照成為時尚

。影師林壽鎰與女扮男裝的朋友們角色扮演在他的「林寫真館」留下「自拍」合照

(原來據時期已流行Cocplay女扮男裝或男扮女裝角色扮演)

 

 /tmp/phpGUoinB  

 

「靜影幽光」/玉貌  1935-1945    吳金淼

 

/tmp/phpDtpsUR  

 

/tmp/phpZlRw3M  

 

 

 /tmp/phpantaFm  

 

「靜影幽光」/ 光年身影   1945-1955    吳金淼(楊梅客家人)

 

/tmp/phpI7Qt1W  

 

 「靜影幽光」/珍珠的項鍊    1936   李石樵(油彩畫布)

〈珍珠的項鍊〉為李石樵1936年28歲獲第十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台灣美術展覽會賞」的作品

李石樵筆下描繪的婦女肖像,其穿著打扮多十分入時,端莊與高貴

 

 

 

..........................................................................................................................................................................................................................................................................................

 

 「凝視衍變」

/tmp/php6ey89b  

 許多人以為「旗袍」是一九四九年之後撤退來台的國民政府與家眷帶來的

但其實旗袍在台灣出現時間比這更早,據時期就有了

甚至當時台灣並不稱之為「旗袍」,而是慣稱為「長衫」

 

/tmp/phpRvKRyT  

 

據時期約一九三O年代台灣女性旗袍(長及腳踝,又名「長衫」)

 

/tmp/phpy6gXym  

 

「凝視衍變」/ 女子像   1948-1959    李鳴鵰

 

/tmp/phpCoswRk  

  

「凝視衍變」/女性肖像    創作年代不詳   李旺秀(苗栗 南庄人,擅長手工著色)

 

/tmp/phpyT2iLo  

 

「凝視衍變」/台中公園    1948   李鳴鵰 

 

/tmp/php3xMu1V

 

 

 

 

   /tmp/phpHqh86V

  

「凝視衍變」/巧笑    1945~1955    黃玉柱

照片著色在臺灣的發展初期,大多都是由畫像師轉行

他們利用自己的繪畫才能將黑白照片手工著色

照片著色水平的高低和著色師傅的技術和美感,都和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

人像修片手工著色是寫真照相館業者們的拿手絕活

攝影師們透過精細的技巧,將原本黑白照片賦予鮮豔亮麗的顏色,畫面中主角的精神韻味更加生動

 

/tmp/phpfivbbD  

 

 「凝視衍變」/姿妍    1940~1960    張阿祥(手工上色)

 

/tmp/phpILj9nT  

 

翻拍老照片/婆婆16歲少女時代沙龍照(做超齡打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an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